地方站: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
您的当前位置: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 >> 时政要闻 >> 时政资料

时事政治新闻热评:“不考试也没人来” 基层“医荒”该如何化解?

发布:2020-05-14    来源: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“不考试也没人来”:基层“医荒”该如何化解?

  要从大小医疗机构两端入手,疏通人才流动的中间环节,渐进式化解基层“医荒”问题。

  “10个招人指标作废7个”“不考试也没人来”“乡镇卫生院没有医生具备检验资质,500万元设备落着灰”……疫情发生后,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成了基层防疫的重要力量,可半月谈日前报道的基层“医荒”现象,也引发了关注。

  据报道,以数量荒、专业荒、梯队荒、结构荒为特征的“医荒”现象,在部分县乡两级医院逐渐凸显,直接拉低了民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。缺医少护之下,医疗强基层、分级诊疗等医改举措随之萎缩。

  县医院急诊需要其他科室增援,经常“光有急救车,没有急救医生”,急救变成了单纯转运;上百万的设备很先进,却没人会用,只能成摆设;大楼很豪华,但冷冷清清,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很少;委培生签约承诺下基层,但违约也不来、来了也想走的人不少……事实上,这些现象不是一地的困扰,而是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共通性问题。

  基层“医荒”,其实是受基层之外的诸多因素影响。这其中,基层医院的吸引力不足、城市医院的吸引力太强,无疑是推动医学人才离开基层的两股力量。

  很多城市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,科室越来越多,人才需求逐年大增,且大医院的实力、城市的地理优势等也都摆在那里。城市医院不必刻意到基层抢人才,也不必额外开出什么优厚条件,就能对基层人才产生虹吸效应。更何况,城乡差距,也让医学人才争夺变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拔河比赛。

  就目前看,也只有为力弱一方增加力量,“一边倒”的趋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。

  宏观来说,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,鼓励优化城市医院空间布局,利用资源重组、机构拆分、举办分院、合作办医等多种途径,把城市过度密集的医疗资源向基层、郊区延伸、转移,也是一些地区近年来的改革方向,效果值得期待。

  此次疫情来袭后,由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不平衡,基层“医荒”等现象又存在,有些县乡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任务非常繁重,基层抗疫的形势让人捏了一把汗。也因如此,很多地方也意识到,从待遇、职称、福利等政策方面,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力量的观照和倾斜,在疫情之后已是尤为迫切。

  当前,县乡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较前有所改善,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也对基层给予了照顾,在住房和子女上学等方面,有些地方还给予医务人员不少实惠,但医学人才仍然不愿到基层工作的事实也提醒我们,这些措施仍有待加强,尤其应将临时举措变成长期制度,让医疗人才下基层时能够预见到将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。

  在此之外,还可考虑实行“县招乡用”,使医院人员编制在县、岗位在乡,或者编制在乡、岗位在村,减轻那些“出不了乡,进不了城”的担心。县乡村有序流动,人才这盘棋更容易走活。

  考虑到当前医学人才流动受到重重因素制约,人才想往基层走也会面临编制等行政级别因素造成的梗阻,因此,进一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,让医生从“单位人”变成“社会人”,让多点执业真正落实到位,同时进一步提升社会办医发展水平,破除医生到基层工作的羁绊。

  如何合理地配备医疗资源,是医改要优先解决的问题,而人才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。因此,化解基层“医荒”,触及了医改的主要命题,这显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基层来解决问题,更要从大小医疗机构两端入手,疏通人才流动的中间环节,让基层“医荒”得到渐进式化解,这样一来,针对疫情等公共卫生风险,基层也能更从容应对。(罗志华)

  文章来源: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comments/2020-05/14/c_1125982499.htm
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http://www.zjgwyw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-16
出版物经营及网络发行许可证号:新出发 苏A零字第 江027号
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087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